发布时间:2022-06-22

前言

2022年6月21日,审计署官网发布了《国务院关于2021年度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其中,审计署对23家地方中小银行进行了审计,对5家大型银行信贷资金流向进行了跟踪。审计结果表明部分银行存在以下三大问题:中小金融机构存在经营风险;内部控制薄弱,外部监管不到位;普惠金融政策执行中存在变形走样。 

一、中小金融机构存在经营风险

中小金融机构存在经营风险主要体现在两方面:

(1)资产质量不实。23家中小银行少披露不良资产1709.62亿元。

(2)存在一定流动性风险。23家中小银行有9家资本充足率不足,13家未按监管要求对流动性进行全面实时监测,8家流动性指标虚假或人为调节,6家出现流动性风险后采取高息揽储等短视行为。

二、内控薄弱,外部监管不到位

中小金融机构存在内部控制薄弱,外部监管不到位问题,主要体现在:

(1)内部治理机制存在重大缺陷。审计的23家中小银行和20家地方资产管理公司普遍存在治理结构不完善、治理制度不健全、监督制衡机制失效的问题,主要是董事会和经理层职责模糊,监事会职责悬空或走偏;内控合规形同虚设,授信管理、贷款“三查”等核心业务制度和内控流程缺失或执行不严。

(2)外部监管尚需加强。2018年以来,金融监管机构对23家银行开展现场检查176次,但有的检查过度依赖金融机构报送的“注水”材料,部分风险未被提早发现和纠正。20家地方资产管理公司中有9家从未接受过地方政府金融监管部门现场检查,其余11家平均2年不到1次。

三、普惠金融政策执行变形走样

银行在普惠金融政策执行中存在变形走样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1)中小银行普惠信贷不精准,中小银行的主责主业是支小支农,但23家中小银行至2021年3月普惠小微企业贷款余额占比10.33%,仅为亿元以上大客户贷款占比的五分之一,其中6家涉农贷款余额也已连续3年下滑。

(2)大型银行投放不精准,4家大型银行通过人为调节贷款企业类型等虚增普惠小微企业贷款87.18亿元;有24.96亿元实际流向房地产或大型集团;抽查517户小微客户有364户无实际经营。

(3)利用普惠信贷管理漏洞套取资金问题凸显,2家大型银行的13.66亿元被一些个人或团伙通过注册空壳公司或虚构贸易背景等方式套取,用于购买商品房、偿还债务等。


文章来源于票风笔记